人教版高中第三冊二單元作文:我所知道的李商隱 3_1000字
從古到今,中國出現過不少的著名文人。詩是一種特有的表現形式,是我國歷史文化的精髓。
李白的“長風破浪會有時,直掛云帆濟滄海”,充滿了對未來的憧憬,告誡人們遇到困難時,應鼓起勇氣去勇敢面對,并為之做出不懈的努力。
杜甫的“萬里悲秋常作客,百年多病獨登臺”,則隱含了詩人“逢秋作客”。“萬里作客”。“獨自作客”。“多病作客”等八大悲情。
趙翼卻道:“李杜詩篇萬口傳,至今己覺不新鮮。”是呀!因為江山代有才人出。
在李、杜之后又出現了李商隱――一個家知喻嘵的詩人。他的詩雖不及李白詩的飄逸,也不及杜甫詩的沉郁頓挫。但是李商隱對朦朧情思與朦朧境界的創造,卻是別人所無法比的。
像《錦瑟》一詩。以“錦瑟”二字興起,首聯寫出了對青春年華的懷念;頷聯借用了“莊周夢蝶”和“杜宇化鵑”的典故。說的是迷惆之情一他曾留戀的夢境;到了頸聯。詩人想要表達的情就更讓人撲朔迷離了。盡管歡樂是那樣短暫,但也足讓他珍惜一生一世。最后尾聯是身處其境時己是凄迷難辨。而今思之,就更如水中月和鏡中花了。這只是我個人對這首詩的理解。但這首詩的主旨卻歷來眾說紛紜:有悼亡說、戀情說、自傷身世說……
清朝一品大學士紀曉嵐評說:“以思華年領起,以此情二字總成,蓋始有所歡,中有所阻。故追憶之而作。”
近人梁啟超曾說:“義山的《錦瑟》《碧戈》《圣女間》等詩,講的是什么事。我理會不著。折開一句一句的叫我解釋。我連文義也解不出來。但我覺得他美,讀起來令我精神上得一種新鮮的愉快。
李商隱的詩有著:美麗的辭采,哀婉的情調,朦朧瑰麗、含蓄蘊藉的語言。雖然他的一生運與愿違,且常遭人排擠。但是他對中國文學史的發展,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貢獻。
美是多方面的,美是含有神秘性的!
愛情,成了商隱詩中最重要的主題,而一生四次的愛情卻如此艱難,更增添了李商隱一生的悲苦。愛情的本質,究竟如烈火猛烈,一燃即燼,還應似江水不斷,天長地久?婚姻究竟是對愛情的承諾,還是該留下無盡的遺憾?愛情最完美的時候,是抓在手中誠惶誠恐,還是存在于失去時的無限思念?愛情難道這樣不可靠?愛得轟烈,到頭來又如水般清,愛得冷靜,卻總是擦肩而過?李商隱一生所求,終成水中月,鏡中花,只留下哀怨千古的歌吟,在一片岑寂中,冷中凝香,幽幽飄來……
讓我們跟著李商隱的愛情心路,去領悟他曾翻江倒海的心底波瀾。
這就是我對李商隱的認識。